真是巧合!去年第一篇電影推薦文《女朋友的女朋友》(The New Girlfriend)探討的是變裝癖好,2016年第一篇《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則講述了知名丹麥畫家試圖變性成女性的故事。主題雖不盡然完全相同,但都談到了自我探索與性別認同。在這二月「暖冬的逆襲」中,暖心的是還有幾部和性別與性向認同相關的電影可以看,分別是《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扣押幸福》(Freeheld)以及三月初即將上映,原名《卡蘿》後來被台灣片商更名而引發不滿的《因為愛你》(Carol)。這分明是另類的驕傲同志月(誤)
故事描述距今將近一百年前的19世紀初,一對丹麥藝術家夫妻的真實故事。埃恩納(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飾)和老婆葛蕾塔(艾莉西亞維坎德Alicia Vikander)都是畫家,埃恩納擅長風景畫,多半以其出生地「瓦埃勒」為創作靈感,而葛蕾塔則擅長人物肖像。夫妻兩人的藝術成就不一,埃恩納的風景畫頗受好評,也讓他晉升丹麥知名畫家之列。葛蕾塔的作品被認為較不具備個人風格,則較不受矚目;某日,和葛蕾塔相約的模特兒臨時失約,繪畫進度嚴重落後的她不得已只好請埃恩納穿上女裝頂替,然而這個舉動彷彿觸動了他身上某種開關,埃恩納察覺自己不僅不排斥甚至對變裝成女性感到眷戀。而後埃恩納時常以女裝姿態擔任葛蕾塔的人物肖像模特兒,並且被取名為「莉莉」。
葛蕾塔繪製的一系列「莉莉肖像畫」意外大受好評,也讓她活絡於藝文社交圈中,葛蕾塔一直希望埃恩納能陪同出席,埃恩納卻對這種場合興致缺缺。葛蕾塔突發奇想,要求埃恩納以「莉莉」的身分出席,不僅有趣也能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往來。在葛蕾塔巧手之下,現身舞會的「莉莉」一下子便吸引全場目光,甚至有男性向她搭訕示好。埃恩納漸漸發覺「莉莉」才是真正的自我,從此以女性裝扮過生活。葛蕾塔雖因「莉莉肖像畫」獲得事業上的成就,卻對「失去丈夫」這件事感到憂心難過。他們開始尋求醫生協助,卻始終得到埃恩納為同性戀者或精神病患等結論。在友人的介紹之下,他們結識了德國德勒斯登的婦科醫生「科特‧瓦內克洛斯」,科特醫師對埃恩納的處境表示認同與理解,並提出以手術讓他改變性別的建議。面對這從未有人執行過的變性手術,埃恩納、葛蕾塔展現出無私且包容的愛,彼此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做自己的勇氣。
《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導演是曾經執導《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的湯姆霍伯(Tom Hooper),相信看過這兩部電影的讀者都知道導演的功力其實不需要我贅言吹捧。就手上的資料,當初埃恩納這個角色是鎖定女演員出馬,據說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和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是熱門人選。可是在《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幕後特輯中,導演表示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是他心目中首選,若此事為真,那麼大導演選角的獨到精準眼光不得不讓人佩服!「莉莉」這個角色的詮釋無疑是該片勝敗關鍵的重中之重,如果演員扛不起這個角色整部電影也就垮了!至於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表現如何?以本片再度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足以證明一切。當然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有其先天優勢,他並不是一個外型特別陽剛的男演員,如果該角色由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出演,哪怕演技再好、妝髮技巧再高超,還是難免有扞格不入之感。在團隊強大的妝髮技術下,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遊刃於中性的埃恩納與女性的莉莉雙重身分中。這仍不夠,如果你以為只需清瘦身形、變換妝髮就能抓到神韻,我深信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做的功課遠比你我想像的多。讓我們先把「莉莉」嬌媚優雅打趴一票女生這個特質拋開,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在影片中手指都優雅、走路都有戲,幾場對著鏡子與窗戶自我觸摸的戲碼,強大的情緒感染更令人不忍直視。他在影片中有幾近三點全露的全裸戲碼,這當然不是電影賣點,卻是一個優秀演員突破自我的精彩表現。從《愛的萬物論》(Theory of Everything)挑戰肢體的漸凍人,到《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探索自我的變性人,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轉換自如的表現,一如《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中「安能辨我是雌雄」般精湛!
飾演葛蕾塔的艾莉西亞維坎德(Alicia Vikander),先前較知名的作品有《天菜大廚》(Burnt)和《紳士密令》(The Man from U.N.C.L.E.)。導演在幕後特輯中特別提到,女主角的演技必須足以和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分庭抗禮,我認為她完全做到了!艾莉西亞維坎德(Alicia Vikander)在戲中所表現的愛戀、不捨、矛盾、成全沒有絲毫牽強,彷彿真實人物上身,絕對是值得期待關注的新生代女演員。
最近臉書上非常流行的測驗,藉由15道題目測試朋友對你的了解程度。在回答預設題目當下,是否有些問題你遲疑了?例如想去哪種極端氣候旅行?想中樂透還是人生重來?你以為夠了解自己,或許不然!《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之所以值得拍成電影,除了這是史上第一個變性手術者的故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所傳達自我探索認同與無私寬容的愛!
你是否願意接受真實的自我是《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給我們的第一個課題,這個問題可大可小,我們或許比埃恩納幸運能跳脫男或女的性別掙扎,但我們也羨慕他擁有實現自我不顧一切的勇氣;電影給我們的第二個質問是,「你所付出的愛是否因對方性別轉換而有所改變」。愛情沒有規範,雙方任何形式的轉變當然都可能因此被拋下,結束這段以愛為名的關係。我認為沒有哪一種愛特別高尚,《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只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和我們做了可能不一樣的選擇,而這個選擇值得被尊重!
非常慶幸《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被拍成一個相對通俗不流於說教的電影,這個題材可以拍得很艱澀、也可以灑狗血到極致,讓我們對導演的充分自制獻上最深切的敬意。這不是一部拍來說教的電影,卻值得被這個社會中某些帶有偏見的團體看見。《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雖然是發生在將近百年前的故事,然而少數以家、以希望為名的團體,卻食古不化的宛如活在百年之前。百年前的人們或許因為無知而產生偏見,如今這些團體卻對當前世界發出的重大訊息充耳不聞,持續進行著以愛為名的迫害行為,真真令人不齒。愛情關係並非旁人可置喙,家庭定義也不容外人多嘴,相較於自身性別與性向認同所帶來的痛苦掙扎,這些團體的言論其實中傷不了什麼,不過荒謬覺得該被同情罷了!
本以為《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會以藝術片的方式被宣傳,見到戲院排廳量以及實際看過電影之後,疑問便一掃而空。該電影票房遠比我想像中好,更慶幸的是這樣一個值得深思的題材被更多人看見。友人透露一個有趣的觀察,據說該片的觀眾以女性為主,男性觀眾寥寥可數,小編當天的場次也呈現這種狀況。讓我們大喊一句,有種進戲院看《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才是真男人啊!(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