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則報導,台灣人平均一年看的新電影不到十部,其中包括租DVD或是透過電影台觀看都算在內。小編對這個出奇低的數字感到驚訝!因為對我這種愛電影成痴的人來說,一年看超過三十部新片都不成問題(唯二的問題是金錢跟時間不夠用XD)。對我們來說,如何選片會是比較大的困擾,這時候知名影評人的推薦往往派上用場。今天要推薦的《驚爆焦點》(Spotlight)剛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但這並非小編注意到它的原因,我想是知名影評人「膝關節」那句「這是所有新聞人都必須看的電影」打動了我!
《波士頓環球報》「焦點小組」是針對議題抽絲剝繭的新聞調查小組,該小組由瓦特羅賓森(米高基頓 Michael Keaton飾)領導,旗下組員包括麥克瑞茲德(馬克魯法洛 Mark Ruffalo飾)、莎夏菲佛(瑞秋麥亞當斯 Rachel McAdams飾)、班‧柏里二世(約翰?斯萊特利 John Slattery飾)等人。
在新任主編馬帝拜倫(李佛薛伯 Liev Schreiber飾)的要求下,他們重啟一件多年前便已終結的調查,那是有關波士頓樞機主教管區內,頻傳神父不當性侵孩童的醜聞事件。教會不僅沒有懲罰這些神父,甚至將他們派往其他教區,任由他們一再犯行。被性侵的孩童則是留下一輩子的創傷,有些人甚至因為壓力過大選擇輕生;《波士頓環球報》讀者中超過一半是天主教徒,且教會在美國社會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與權力,他們知道對抗的不是個人也非組織,而是整個龐大體系。面對這燙手山芋,「焦點小組」成員展現了「無冕王」的專業與勇氣,而調查結果也震驚了全世界……
本片改編自普立茲新聞獎真實事件,也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與最佳影片兩項大獎。身兼編劇的導演湯姆麥卡錫(Tom McCarthy)雖然沒能以本片奪下最佳導演,但就其撰寫劇本與調配演員的功力來看,實力已不容置疑。《驚爆焦點》(Spotlight)演員群非常強大,他們的演技自然不在話下,且幾乎都是台灣觀眾熟悉的知名影星。包括以「綠巨人浩克」一角紅遍全球的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去年以《鳥人》(Birdman)入圍最佳男主角的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小編非常喜歡的電影《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女主角瑞秋麥亞當斯(Rachel McAdams)、演技超強的最佳綠葉男配角史丹利圖奇(Stanley Tucci)、在《X戰警:金鋼狼》(X-Men Origins: Wolverine)飾演大反派的李佛薛伯(Liev Schreiber)以及在各大賣座商業電影中皆有演出的約翰?斯萊特利(John Slattery飾)。看看這個名單,說是本屆奧斯卡入圍影片中最強星光一點也不為過!
讓我們先從本屆奧斯卡主持人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開場脫口秀先談起。本屆奧斯卡主要獎項入圍名單完全沒有非白人演員,被諷刺為史上「最白」入圍名單。非裔主持人克里斯洛克不僅在開場狠狠酸了美國演藝學院,甚至串場影片、中途引言仍舊窮追猛打毫不手軟;小編想討論的並非種族歧視這個議題,我比較在意的是,換作在台灣我們能容忍這樣的言論自由?對於這個社會所衍生出的重大問題,不論偏見也好、歧視也罷,甚或已經構成犯罪行為,我們真能眼不見為淨?不論是《驚爆焦點》(Spotlight)中如實報導的「焦點小組」還是克里斯洛克的主持,在在告訴我們「不討論並不能掩蓋已發生的事實」。更重要的是真相是什麼?是的,我真正想討論的是「228事件」。
這或許不是太恰當的類比,但是「焦點小組」揭穿天主教會醜聞並非為了摧毀這個組織,也不是要動搖美國人民對天主教的信仰,而是希望還給這些受害者一個公道,同時讓類似事件不再發生。那麼,台灣社會對「228事件」的探討夠嗎?我們對該事件的印象可能是國定假日甚或是政治動員,但真相呢?真相是什麼!相較於早年,我承認媒體對「228事件」的討論多了許多,但由於各媒體切入的角度不同,因此容易被片面解讀成「特定團體」自我安慰的開脫之詞。「228事件」的重點不在於台灣人被殺了多少,也不在外省人有沒有被殺,在省籍意識如此薄弱的當下,這些議題的討論無助於還原事件本身。政府的角色是什麼?真正有機會還給人民真相的不就是政府嗎?「沒有真相,沒有原諒」是多數受難者家屬的堅持,這也是在事件發生將近70年後的今天「228事件」依舊容易被導向仇恨對立的主因。如果我們的政府能像「焦點小組」那樣給國人一個交代,哪怕受到的反撲、引發的動盪更甚前者,儘管我們無法保證將來不再有無恥政客炒作「228事件」,我都認為這是一條正確且必須的道路!
《驚爆焦點》(Spotlight)另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是,「我們的忽略是否造成無可彌補的缺憾」。事實上「焦點小組」並非第一次接到讀者投訴關於天主教神父的性侵惡行,只是瓦特羅賓森當時剛接手該小組,一時疏忽便錯失繼續追查下去的契機,其結果可能因此導致更多兒童受害。「永遠質疑自己是否做的還不夠」我想這不僅是新聞人該時刻提醒自己的課題,即便是和情人相處、在職場或家庭關係中,我們也都該時時反問自己是否盡力。
有人說《驚爆焦點》(Spotlight)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是美國演藝學院長期「政治正確」下的決定,當年擊敗《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奪下最佳影片的《亞果出任務》(Argo)被認為是最經典的案例之一!從美國現任副總統拜登親自出席為講述學生遭受性侵的影片擔任引言人或許可見端倪。但影片好壞其實很主觀,它不像運動競賽一般有非常精準的規則可評比,充其量奧斯卡不過就是「多數中的少數」票選出來的結果(多數指的是具投票資格的人數)。《驚爆焦點》(Spotlight)奪下最佳影片也確實讓小編驚訝了,但那又如何,這仍是一部發人省思的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