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手機越做越薄,消費者對手機拍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消費者對凸出式鏡頭的抵觸情緒,輕薄的機身和出眾的拍照效果似乎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為解決這一問題,高畫質的外接鏡頭式相機因應而生。Sony的QX1\QX10\QX100 和近期的DxO One 都是外接鏡頭式相機的典型例子。
Olympus也推出了名為Air 的鏡頭式相機。Air 從外觀和設計思路來說,都和Sony那幾款鏡頭式相機頗相似,當然,Olympus和Sony的關係本來就比較微妙。
這是可換鏡頭相機
作為由Olympus推出的可換鏡頭相機,Air 採用了M43 的1600 萬像素Live MOS 感光元件,畫幅雖然相比APS-C 有一定的劣勢,不過相比之前DxO One 的一英寸底還是有優勢的。至於手機上常見的1/3.x 小底,Air 吊打之無壓力。當然,卡口也隸屬於M43 陣營。由於這款Live MOS 也Olympus自家微單經常採用,所以說Air 能讓手機拍出畫質媲美微單眼的照片絲毫不為過。
Air 定位於讓手機拍照專業化,支援每秒10fps 的連拍模式,對RAW 格式的支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能拍攝1080p 的影片。
The Verge的編輯對Air相機部分配置的評價是:
基本上,你可以在Olympus Air 上找到你希望在相機上看到的一切。
應該說Olympus Air 就是一台沒有液晶螢幕和景觀窗的微單眼。
操控體驗
Olympus Air 是手機的高畫質外掛,和手機的連接以及拍照操控自然極為重要。
Air 透過藍牙與WiFi 來和iOS 或是Android 設備相連。iOS 或是Android 設備在下載Olympus開發的App 以後,就可以把拍好的照片傳輸回手機或是用手中的手機和平板來操控Air 調節各種參數了。
連上Air 以後,手機或者平板就成為了Air 的取景器,供用戶取景和瀏覽拍攝的照片。由於Air 與手機使用的是無線連接方式,所以Air 的玩法相比DxO One 這種物理連接手機的相機更多。多種角度和體位都能完成。在用戶拍攝以後,照片會儲存在Air 的microSD 卡或者上傳至亞馬遜雲。
Air 的電池是不可更換的,據Olympus官方說法,該機的續航平均在320 張左右。
Olympus Air 相比Sony QX10/QX100 或是DxO One 的優勢除了更大的感光元件,還在於可換鏡頭。得益於M43 陣營龐大的鏡頭群,從微距到超長焦一應俱全,用戶可以拍出自己希望的各種類型照片。而且由於轉接環的存在,很多老鏡頭都可以在Air 上復活,拍出真正德味、復古的照片。當然,前提是你得有錢購買這些鏡頭,或是有這樣的好友來出借這些鏡頭才行。
透過下面這則影片,你對這個外掛相機會了解更多。
Olympus Air 將在8 月登陸北美,機身售價為299.99 美元,約合台幣9281 元;搭配14-42mm f/3.5-5.6 的套機售價為499.99 美元,約合台幣15,469 元。
這價格其實和現今Olympus自家的微單售價相若,如果有興趣去玩一下的話,不妨去官網了解一下。
題圖來自:Engadget
本文章獲ifanr授權使用,原文連結請點此:ifanr
到APP情報誌 Facebook 粉絲團、Google+ 專頁找我們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