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App情報誌

Logo

Navigation
  • 情報焦點
    • 新聞情報
    • 專題報導
    • 活動情報
    • ChinaJoy
    • WMGC
  • 限時免費
    • iOS 限免
    • Android 限免
    • WP 限免
  • 娛樂生活
    • Lets App
    • 街頭直擊
    • Fun 創作
  • 評測
    • 科技潮物
    • 軟體評測
    • 遊戲評測
    • 配件
  • 專欄
    • 名人專訪
    • 達人觀點
    • 實用技巧
  • iOS
    • iOS 新聞
    • iOS 軟體
    • iOS 遊戲
    • iOS 技巧
    • iOS 硬體週邊
  • Android
    • Android 新聞
    • Android 軟體
    • Android 遊戲
    • Android 技巧
  • WP
    • Windows Phone 新聞
    • Windows Phone 軟體
  • 影音
    • App Star
    • App Fun 影音
  • 遊戲
  • 手遊專區
    • 一國兩國三國誌

網際網路上,我們都愛看清單

By ifanr | on 2014-12-09 | 0 則留言
專題報導 新聞情報

 

關於月亮的6個心理傳說。
43款一輩子一定要吃一次的地方美食!
清華媽媽的10個教育方法,值得大家借鑒!
世界上最美的4首詩歌。
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的14個澳大利亞冰淇淋商店。
你以為你不需要的13個智慧裝置。
……

沒錯,你點開的不是爸爸媽媽的微信朋友圈,也不是Buzzfeed、微在的App,更不是“微博上轉發已過萬”的文章。平時看到這樣的標題時,也許你受不了誘惑,還是會點開來閱讀;也許你不會仔細閱讀這些文章,但你會轉發;也許你甚至不屑於轉發,但他們卻充斥著你所在的社交網絡關係網。

 

Listicle:Buzzfeed 吸引眼球的方式

上面提到的這類型的文章,被成為“Listicle”(清單體)。原本英語中“清單”和“文章”是兩個詞,list以及article。如今這二者結合,產生了一個新詞“listicle”。網絡牛津詞典早就已經收錄了這個詞。這種文體現在也被認作是現代信息傳播最吸引眼球的方式之一。

把Listicle的作用發揮到淋漓盡致的,莫過於Buzzfeed。BuzzFeed創立於2006年。目前每月訪客達到1.5億人次,同時創始人Peretti透露,BuzzFeed在2014年上半年的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倍。

Buzzfeed 上最熱門的文章,標題的組合形式都類似於本文剛開頭時列舉的那樣。點開那些吸引眼球的數字+ 關鍵詞,你會看到文章內容由許多圖片和短小精悍的文字組成。目前BuzzFeed 共有250 人的採編團隊,其中約50 人重點承擔“清單體”的編寫。

嚴格意義上說,這並不是以往我們所認識的“新聞”或“文章”。但這些選題和標題,用戶非常樂意分享到社交網絡上,即使是高亮文本提示的“廣告贊助文章”,廣告主的產品也被巧妙地融化到清單中去了。

 

列清單:因為生活需要邏輯

其實早在網際網路之前,印刷媒體已經非常熟練地在運用清單,比如“財富500 強”,福布斯富豪排行榜,都是在上世紀80 年代開始的。

應用#Homescreen公佈的數據顯示,CNN、紐約時報等大型媒體機構的行動軟體出現在人們手機主要螢幕上的概率並不高,前者為0.74%,後者只有0.5%。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聚合類新聞軟體,比如Flipboard、Reddit和Digg。聚合類的新聞應用,也類似清單,將用戶想看、愛看的資訊列成了一個個分類,用戶才不管是獨家原創還是聚合轉載。

豆瓣網以及其它類似性質的網站上的內容,其實也是用戶自己創造出來的一個個清單——關於書籍、電影、音樂以及“東西”,只要伺服器不停止,清單可以無限地被創建。

我們愛看學者、前輩、名人們推薦的書單、名言錄,所以,梁文道的《開卷八分鐘》大受歡迎,而“張小龍推薦大家讀的10 本書”、“李嘉誠給年輕人的10 個忠告”“馬雲與記者的20 個問答”之類的文章往往大家都最愛轉發。

在電腦遊戲中,人為創造出的城市、種族、角色名字,也是一個個的清單。一個冒險遊戲裡,你所選的角色所能具備的技能、魔法、道具等也是如此。

更不用說超市裡的購物小票、圖書館裡的書籍編目、美術館裡的分類編制、生物科學裡的綱目,戲曲裡的“報花名”、我們社交網絡好友的各種分組,還有各種強迫症的人們自己羅列的任務列表……

最近讀完的意大利學者艾柯的著作《無限的清單》裡,有這樣一句話:“清單似乎是原始文化的典型產物,原始文化所致的宇宙形象仍欠精確,因此採取開列清單的辦法。 ”而網絡徹底、根本性地改變了“清單”的形式,讓清單的無限性發揮到了無限。

 

關於Listicle 的3 個感想

既然主題講清單,那最好也用清單列出一些感想。

一,清單,正在改變新聞傳播。

互聯網上的編輯、公眾號運營者們,可以多嘗試用Listicle 的形式做文章。這應該是最直接最容易想到的,這也是那些行銷專家最愛做的事。

Listicle 是一種敘事技巧。英國倫敦傳媒學院新聞與出版項目的導師S​​imon Hinde 解釋,對於生產新聞的互聯網編輯們來說,1500 字的普通文章需要你花許多時間去研究、調查和生產,但如果用Listicle 的結構來做文章,明顯省時省力很多。

從讀者的角度看,Listicle 更讓人有點擊慾望、分享的慾望。管理學專家Steve Denning 分析,“這好像內容列表,讓我們能更快地了解這個作者提供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值得一讀。”雖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用表單、清單概括,但在行動裝置讓閱讀時間越發碎片化的時代,它的確是最能讓讀者快速消化的形式。

二,清單,代表了一種情感“悸動”。

艾柯在書中提到,在美學上,“清單”代表了一種情感上的“悸動”,“清單”不僅是一種藝術技巧或者敘事手法,還是一種文化現象,擁有了特別的詩意或浪漫。

比如,也許你不屑於閱讀爸爸媽媽三姑六婆們在朋友圈裡轉發的那些文章,但他們轉發時的確多多少少是真心被觸動的。再比如,應該許多人會和電影《遺願清單》一樣,給自己列出這輩子要完成的事情,至少是一年要做的事情。這些,都是不同程度的“悸動”。

三,清單,也是一種世界觀。

尋找清單、創造清單,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有限的清單、無限的清單;名字清單、圖像清單、地名清單、屬性清單;混亂的清單、令人暈眩的清單、正常的不正常的清單……都有助於我們梳理自己的知識結構。

這也像是一個思維遊戲,刺激我們的想像力,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開始列清單吧。

 

題圖為喬瓦尼·保羅·帕尼尼畫作《現代羅馬》,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插圖來自Flickr

 

本文章獲ifanr授權使用,原文連結請點此:ifanr

若喜歡我們的文章,不妨可以加入FB粉絲團和G+專頁,會更快的接收到我們新文章的消息喔!

FBG+

分享這篇文章:
  • tweet

標籤: iFanr新聞清單觀點閱讀

最新文章

  • 猜猜哪張是單眼拍的?宛如微單眼的操控與成像,LG G4 挑戰手機攝影極限!

    2015-06-11 - 0 則留言
  • 6/11 iOS 限時免費軟體推薦

    2015-06-11 - 0 則留言
  • 40 個設計師必備免費資源,超推懶人包!

    2015-06-11 - 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 Facebook打造新聞平台《Instant Articles》9家媒體率先進駐

    2015-05-14 - 0 則留言
  • 忠實果粉分享多年珍藏,建立Apple網路博物館

    2014-12-08 - 0 則留言
  • Kickstarter下一個創紀錄的募資專案?

    2014-09-23 - 0 則留言

關於作者

ifanr

Comments are closed.
熱門關鍵字:限時免費App   App Star

隨時追蹤最新App情報

訂閱 Feedly

follow us in feedly
  • 新功能,把FB上喜歡的文章存起來吧!

    2014-08-14 - 1 則留言
  • 受保護的文章:解救一個人的情人節,《賴在一起》新朋友一把抓

    2012-02-17 - 0 則留言
  • 乘著海嘯而來的App遊戲

    2012-10-13 - 0 則留言
  • 受保護的文章:全手勢爽滑操控!《暗夜血姬》事前登錄抽 iPhone6、PS4、遊戲虛寶+週邊

    2012-11-21 - 0 則留言
  • LINE全球用戶破2億

    2013-08-01 - 0 則留言
  • 用行動裝置看漫畫成趨勢

    2013-08-01 - 0 則留言
  • Android 4.3正式發表,新Nexus7 Chromecast令人驚艷

    2013-08-01 - 0 則留言
  • 大陸iPhone充電意外頻傳

    2013-08-01 - 0 則留言

App情報誌

關於App情報誌

《APP情報誌》開放徵稿,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評測合作、廣告宣傳、開箱文合作、媒體採訪,請洽:[email protected]


瞭解更多

隨時追蹤最新APP情報

熱門類別

‧ 情報焦點
‧ 限時免費
‧ 專欄
‧ 影音
‧ iOS
‧ Android
‧ Windows Phone
  • 關於App情報誌
  • 個資保護聲明
  • 聯絡App情報誌
© 2014. Appshoot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