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利共生 台灣新型態育成創投
appWorks之初創投,創立於2009年,專注於中文網路與行動應用的超級天使創投。之初創投吸收國外的育成模式,以定期招募,半年培訓育成的方式,協助台灣眾多熱情有理想的團隊成長。這樣的發想從何而來?創辦期間遇過哪些起伏?現在又有哪些正在活躍的育成團隊?這次就藉著專訪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創辦人詹博士,為大家解開疑惑。
appWorks之初創投 合夥創辦人 詹益鑑博士
請與我們分享appWorks的創立緣起?
appWorks是當初Jamie在紐約時就有的構想。我跟Jamie在台灣及美國都有工作過、創業過,也有些投資經驗;我們在08、09年觀察台灣的產業趨勢,覺得製造業可能開始面臨一些危機。當時正好智慧型手機及Facebook在台灣漸漸風行,行動網路即將開始改變人類的生活;我們便開始思考:是不是在網路行業,台灣能有下一個產業機會?Jamie自己有網路創業的經驗,我也曾投資過一些網路公司,所以09年Jamie回到台灣,我們就開始討論有沒有創業與投資的機會。
當時回到台灣,這概念如何發展成形?
我們先看了一些新創公司,也投資了當時已創業2、3年的Richi;發現有許多新創公司可能沒有太多的資金,同時也不曉得怎麼找到他們的客戶與市場。「創業者需要的是一個環境,還有一個可以互相幫助的生態圈」,有這樣的發現後,我們開始往美國和其他國家去找結合「新創育成」與「創投功能」的典範模式。國外知名的Y Combinator就做得滿成功的,《Dropbox》、《Airbnb》等都是他們投資育成的公司。我們就想如果把這個模式帶回台灣,或許可以開始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這就是appWorks最初的概念。
有了架構,又是怎麼開始實際運作?
當然一開始還是先從募集團隊開始。國外的新創創投有很多都是在初期就先投資,投入約2-3萬美金的金額;我們的模式則是在投資前先育成6個月,這段期間場地、環境、設備免費提供給他們。這樣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團隊,第一屆就有40幾組團隊進行面試;最後入選了12隊後我們才開始找場地、設公司;這其實也是一種創業性的作法,很多人是先開公司、再找人、再找產品,我們則是反過來,先有「育成計畫」這個產品,再開始成立團隊,從2個人變成4個人,並成立公司。這2年我們先用自己的資金來營運,直到2012年4月才正式募集到一筆3億2千萬的創投基金-本善基金。
這樣的「新創育成」模式本身有什麼特性?
appWorks把自己定位在「服務業」,而不是「金融業」,我們主要針對的客戶並不是那些投資人,而是這些新創團隊。這種「新創育成」的模式雖然後續也可能牽涉到投資,也就是買賣股票的關係;但它其實更像是一個「夥伴關係」或「結婚關係」。你不可能男女生今天認識明天就結婚,大概都是交往2、3年才會結婚;我們與新創公司的這6個月就有點像是「早期交往」,讓我們或是新創團隊都有機會審慎評估。我們一直在建立一個概念:就是新創團隊不一定要拿創投的資金,除非他們覺得appWorks或是任何的投資人對自己有加持。
為什麼這樣的模式在「網路創業」較可能產生?這與台灣以往的投資架構有何差別?
跟2000年網路泡沫那時相比,現在的網路已經成熟;行動與電子商務變得普遍化與被人信任,新的網路服務模式與雲端處理誕生。創業者不再需要自己購買機台、聘請人員,自己會寫程式、會做美工的話,寫一個網頁或App的成本也變得更加低廉;只要2、3種人就可以把產品打造出來,創業所需的資金從幾百萬變成只要幾十萬,創投與資金扮演的角色也不再那麼重要。這跟過去製造業為主的產業架構有很大不同,那時銀行不可能在公司還未有獲利時放款,如果你想蓋2、3億的晶圓廠、面板廠,就必須要找創投事先募資。
appWorks為什麼要提供一個實體的場地給團隊?又是如何維持與這些團隊的關係?
appWorks自比為「創業的零歲教育」,因為我們比較專注在新創公司起步的0-3年。我們其實就像一個平台,或可以說是一個港灣。在這邊每個團隊彼此之間的感情是很融洽的,甚至跨屆之間也會有交流,內部常常舉辦交流活動、演講,希望大家能在這邊得到啟發;appWorks就是想要創造出這樣的生態圈。這裡的成員有1/3不是台北人,可能是中南部上來的;如果沒有給予這樣一個地方,他們可能需要多一筆很貴的開銷在租辦公室上。另外我們做的是消費性網路,而台北是個消費城市,能量與資金較為集中;我們選在信義計畫區設立辦公室,也是因為商圈的使用者都是行動上網、智慧型手機的積極使用者,要做問卷訪查或是使用者體驗都很方便。這裡不需要打卡、24小時開放,是一個比較自由,可以交流的場所。禮拜一、二、三上午我們會有演講活動,也會請他們上台,簡報自己上禮拜做了什麼。其他時間他們可以自由運用,像是出外拜訪客戶,或邀請廠商或朋友來這裡開會。我們希望營造「家」的感覺,開放式的空間、設置有沙發床;禮拜三跟禮拜五還會舉辦Happy Hour、Bar Night,大家都因此成為感情很好的朋友。
那麼多的團隊,從事那麼多種不同的服務,appWorks又如何因應他們的需求?
很多人會說我們是他們的裁判或是教練,其實我覺得我們只是一個從旁觀角度給予他們適度資和提醒的人;如我上面說的那些通則,其實是大部分人都會犯的錯,各行各業都適用。appWorks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到「App」產業,其實我們不只是專注在App上,還有其他的網路行業;不過廣義來看「Application」這個字,就是能夠讓生活發生改變的應用方法,我們可以藉由創新它來改變世界。網路跟行動產業是所有行業都會觸擊到的,就算不是自己了解的行業我們也要知道從對的管道找到對的人,進而給予團隊指導啟發;也因此我們認識到許多擁有不同背景的創業者,像是《巴哈姆特》、《BabyHome》的創辦人等等。我們很歡迎其他產業一起交流創新的想法;像是有機農業、文化創意行業等,如果做得好,網路與行動也會更有加值的機會。
歷經這幾屆appWorks育成下來,有沒有什麼心得或感想?
經過這些時間觀察下來,我們發現創業的第一年會有點「無知的樂觀」,因為這時團隊會懷抱著創業的夢想與熱情,不斷開發產品卻很少與市場互動,直到產品上線才發現不如自己想像。很多App剛上線的前2週下載量都很高,但是一下子就掉下來;如果沒有找到持續下載或改版的動力,很快就會消失在市場上,App產業尤其如此。所以我們現階段徵求的大部分會以有創業經驗,或是已經有產品的團隊;他們更能夠了解創業的關鍵其實不在產品,而在於經營一個市場。就是因為我們太習慣用傳統「大眾」的角度在看事情,所以很多人做網站、做App都想要一開始就「吸引所有人」;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的年齡、性別、個性都不一樣,反而「分眾」才是我們一開始要做的。
關於「分眾」這一點,有沒有什麼團隊實例呢?
像是《EZTABLE》一開始就鎖定高檔熱門餐廳這一塊;由於這些餐廳的消費者總是會在特定紀念日或節才預約,因此它變成一個以情境式為主的設計,與《愛評網》、《訂便當》等網站取向都不一樣。《QLL》快速語言教育則是針對5-8歲年齡層的小朋友做幼教,由於他們專一,運用不同的語言講述同一個故事,現在已經發行120多個App,全球有300萬的下載,成為台灣做App與教育方面還算成功的一個典範。
就您的感覺,創業時應該要注意哪些地方,或避免犯哪些錯誤?
第一個是缺乏動機。有人創業是為了證明自己、有人為了影響別人、有人想讓別人過得更好;有些人會設定目標,立志要打敗對方,但對方被打敗後就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走。創業沒有成功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目標,而是設立目標前忽略了「動機」。「我要考100分。」為什麼你想考100分?很多人往往不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第二個是把產品與市場搞混了。像Apple就不只創造產品,而是經營一個市場,經營一群想要有設計感、時尚感的人。台灣的廠商與產業常常關注在價格與規格,也就是產品面,就很容易被取代。
第三個是行銷。很多人不清楚「行銷」跟「推銷」的差異。推銷是要把東西賣出去,可是賣出去之前你必須要讓消費者知道他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
第四個是過於在意「資金」。就算給你一億,如果沒想清楚也無法將這些資金用在對的地方。資金很重要,可是資金是你想清楚了,可以將規模放大的時候,才會產生作用。
把這些問題都想清楚,你就會知道自己熱愛哪些市場,挖掘出那些亟待被解決的問題,也才能找到一群使用者,為這個市場與產品找到出口。
最後,能否給予一些目前想創業或正在創業的人一些建議?
不要埋頭做產品,也不要埋頭寫商業計劃書,那非常不切實際。趕快把產品送出去,跟客戶聊、看他們怎麼用這個產品。不要相信什麼政府報告或產業分析,那不是寫給創業者看的。你會面臨四個市場:客戶、使用者、投資人,以及員工。這幾個領域創業者往往都沒有經驗,你可能只擔任過消費者或是員工角色。不要想說顧一個財務長、技術長就可以解決,這些事情都是執行長要自己面對的,並都需要累積、需要去練習,才能知道如何因應這四個市場,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我們說appWorks並不是教大家「做App、做網站」的機構,而是教大家如何「做生意」。儘管做生意沒辦法教,但我們也會請很多相關經驗的人來分享,他們怎麼做導致成功?他們為什麼會失敗?失敗如何再站起來?這是我們覺得最需要交流的,也歡迎大家與我們交流。
本篇同刊載於App情報誌Vol.12